查看原文
其他

举全校之力打响AI+“会战”,复旦要引领支撑上海未来AI创新生态

元界
2024-09-05


南大首开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!新京报八问负责人王骏

把“人工智能+”作为战略任务,同济大学发布重磅行动计划



一年一度招生季即将拉开序幕,复旦大学借打响AI+教改的契机,来了一波火热的营销。


日前,复旦大学宣布,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,将推出至少100门AI(人工智能)领域课程,加快科学智能创新生态构建,打开AI+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新局面。


5月10日,该校以分党委书记(扩大)会议形式召开全校课程建设专题推进会,会上部署了AI课程体系建设与AI+教育模式改革,称要合力推进全校AI课程建设“会战”。


会上,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表示,“对‘AI大课’的深层次追求,不能仅停留在AI创新人才和AI+交叉人才的培养。我们要抓住契机,实实在在推进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改革,赋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权利和能力,实实在在厚植复旦的创新沃土,全面营造出融合创新的学术文化。”


按照规划,经过一学年的努力,到明年秋季学期开学,复旦大学将实现AI教育的“三个渗透率100%”——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,AI+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,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专业。


“我们希望,AI大课成为学校创新生态建构的发动机,探索AI+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,构筑科学智能范式变革的教育和人才基座。”“AI大课”建设团队成员、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说。


举全校之力


6月1日,该校举办新闻通气会透露,“高水平师资、算力筹措、开课动力,每一样都需要举全校之力。”


为什么要举全校之力?陈焱介绍,发展科学智能是复旦大学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前列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,也是学校服务支撑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战略任务。


目前,复旦大学各院系已被充分动员起来。很多AI领域核心课程,跨学院组建课程建设团队,确定首席专家,集体建课、备课。一批各学科国家级人才已领衔投入AI大课建设,带领青年学生共同探索、开拓科学智能和AI垂域最前沿。为了确保课程质量,学校专门成立AI大课核心建设团队和专家委员会。专家委员会包括战略咨询委员会、课程建设委员会、教学指导委员会,不断完善AI课程建设和质量控制机制。


“我们从全校层面梳理了已有的课程体系。截至今年4月,各学院自发开的AI相关课程有300多门,经过遴选,纳入AI大课体系的并不多。今秋开始与师生见面的至少100门AI课程,有七成是新开课或整合优化课程。”“AI大课”建设团队成员、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伟告诉记者,面向技术发展和育人需求,AI大课还将持续迭代更新。


“AI大课不是几门金课,而是面向所有学科背景学生构建课程体系。我们希望,文、社、理、工、医等不同专业的学生,都能具备面向未来所需要的AI素养和能力。”“AI大课”建设团队成员、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杨珉表示。


在他看来,构建AI大课课程体系的意义还在于,“把最前沿的科技进展、最顶尖的科研经验和教育更好贯通起来,充分发动顶尖学者参与到一线教学、育人工作中,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完成科研和育人的融合。”


为此,复旦大学成立AI课程建设团队,研究国际AI教育基本情况,进行系统设计,形成AI-BEST课程体系。


面向未来的课程什么样?


复旦“AI大课”形成了一个面向多层次水平人群的课程体系,该体系全名为“AI-BEST”课程体系。课程均为本研一体化打造,同学们可以跨专业、跨学科、跨年级选择。


AI-B即为AI-Basic Courses,属于AI课程的“普及圈层”,为AI通识基础课程。这一课程体系是进阶式的,包括AI通识基础课程、AI专业核心课程、AI学科进阶课程和AI垂域应用课程,充分考虑文社理工医各类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和成长成才需求。


其中,AI通识基础课程(AI-B)面向全校本研学生,哪怕AI零基础,也能听得懂、跟得上,课前不用特别准备;AI专业核心课程(AI-E)面向修读AI学位的同学,培养AI领域拔尖创新人才;AI学科进阶课程(AI-S),则是各学科生长出来的与AI相关的知识体系,适合各学科各专业中主动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同学;AI垂域应用课程(AI-T)直接面对产业和科研问题,适合有志于在AI垂直领域开拓的老师和学生。


“AI课程面向复旦大学全体本科生和研究生开放,将尽快渗透到每一个学科、每一个专业。从2024级开始,每个学位项目的修读方案都将明确AI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要求。”林伟认为,高校应积极致力于AI赋能学生未来,帮助学生不仅具备AI基本概念和知识,还能将AI能力融入学术研究之中,从加强AI素养到提升AI能力,主动适应正在到来的科学智能时代。


“就有点类似我们过去文科生会选择读office软件应用、计算机系统使用这样的课一样,我们的学生现在都要学AI基础课程。”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杨珉教授说,未来每一名复旦学生不论文理、不论专业,都要了解AI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和背景。


以AI垂域应用课程为例,其分为面向产业应用场景的产教融合课(AI—T1)和面向科研应用场景的科教融汇课(AI—T2)。其中,AI—T1课程由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、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(AI^3)研究院牵头建设。


复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程远是AI-T课程的任课老师,他以AI药物设计课为例,称这门课程原本是通过案例教学来告诉学生AI在药物设计领域的应用,升级为AI-T课程后,将会把着力点放在“解决产业应用的关键问题”上,引入企业师资,把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变成学生要探究的课程实训项目,以此帮助学生完成实践和实训。


据悉,学校还会配套课程体系,同步推进教材建设。教材正式出版前以PPT、讲义、大纲等形式,使用课件资料。


一门课背后是一个校内外专家团队


一个现实问题是,一个学年一下子增加100门AI课程,复旦大学的师资是否跟得上?


据了解,经过以往几年的努力,复旦大学已建有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、智能医学研究院、国家发展与智能治理综合实验室等一批智能交叉领域平台。


“全校有数百名学者从事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研教学工作,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焕发全新活力赋予了巨大潜能,为推进‘AI大课’提供了保障。”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介绍说。


陈焱教授表示,学校前期梳理了现有本研AI相关课程的开课情况,结果发现,学校已开设有超300门AI相关课程,“都是老师根据学科实际情况,自发增加的AI相关内容,未必是成体系的,但表明老师们已有这个意识,我们有不错的师资储备。”


陈焱介绍,100门AI课程中有超过80%的课是重新设计、更改过的新课程。有的课程,不再是一位老师独自开设,而是集中了多个不同学科的教师资源组团开设。


以AI-T系列课程为例,这些课程覆盖了生命科学学院、药学院、经济学院、大气与海洋科学系、高分子科学系、航空航天系、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多个学科,每一门课程都有多学科交叉。


除了不同学科的复旦校内教师,AI-T系列课程还邀请了国家气象中心、中石化、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、华山医院、阿里云、蚂蚁集团、商汤、联影医疗等各垂直行业领域的产业界和顶尖科研机构人士一起“入局”,联合设计实训课题,这些课题紧扣产业界的实际问题,学生可以从中接触到基于基础大模型的医学影像分析、人工智能在创新药研发的全流程赋能、智能金融风控等AI垂直领域的前沿课题。


“不仅校内老师报名踊跃,校外产业界人士报名也很积极。”程远举例,复旦药学院列出了一个由4-5门课程组成的AI-T类课程体系,主动要求人工智能相关学科的老师一起加入,把课程建设好;另一边,阿里云团队一下子推荐了10名行业专家参与《AI Infra》(AI基础设施)这门课程的建设,推荐了12个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,期待与复旦师生团队共同破题。


未来的大学生活什么样?


“真正成功的交叉学科,必然要从跨学科合作,走向跨学科融合,建构出新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范式,培养出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。”陈焱说,“我们希望,从AI大课入手,让更多年轻人边习得、边运用、边创新,增强把握未来的能力。”


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教授即将开设AI-S课程,他告诉记者,“我自己读的是计算生物学,在过去这算是生物学里一个比较小众的专业,重点研究生物学领域的计算定量分析。”


在他看来,大部分做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教授都是特别擅长做实验,生物学在不久以前还是一个以实验为主的学科。但现在生物学计算定量分析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,全世界教生物学的老师都面临如何利用AI进行转型的问题。


“5年以后,如果我们生命科学专业学生还不懂怎么利用AI做研究,那么你毕业后可能连工作都很难找。”马剑鹏说,把AI融入生命科学的教育中,是当务之急,“我们的学生至少要知道怎么向隔壁(专业)做AI的人求助,至少要知道怎么跟人说我需要什么帮助,希望AI技术能帮我解决什么问题吧”。


马剑鹏以“深层思维”公司预测蛋白质折叠结构的人工智能程序为例,介绍了AI破解了生物学重大难题的故事。该公司的“阿尔法折叠”(AlphaFold)程序预测出了科学界迄今已知的几乎所有蛋白质的结构,在短短18个月内令生物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实现重要突破。


“我们看到了阿尔法折叠3,马上4也要来了。它从根本上改变了生物学的研究方法。”马剑鹏介绍,AI for Science对未来的学生而言,不是遥不可及的事,而是马上就要学会面对的事,“我们的交叉学科团队已经在着力复现AlphaFold3的方法,未来还有更多的研究有待利用AI技术破局”。


复旦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,复旦的“AI大课”是面向所有学科的,其最终目的是迎接蓬勃而至的百业创新生态的需要,“各行各业都在想办法利用AI进行创新,每一名复旦学生都需要具备与自身专业相匹配的AI素养和能力,每一个专业都需要AI复合型人才,我们的课程必须要面向未来”。


要引领支撑上海未来AI创新生态


“人工智能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,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。我们不仅要培养AI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,更要引领支撑上海未来的AI创新生态。”陈焱表示。


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程远表示,AI—T中的产教融合课瞄准行业产业,注重实训实战实践,紧扣实际问题,让学生走出课堂,走进上海,直接面向产业问题展开学习和实践。


他所在团队与计算机学院共同设计的“人工智能算力基础平台设施”课,邀请人工智能顶尖企业团队授课,集合10多项产业界亟待解决的实操项目,让学生走进产业一线,通过课程训练,快速参与前沿课题、前沿项目攻关。


“希望新学期推出的AI—T类课程,助力培养懂AI、懂领域、能实践的顶尖交叉型人才,让更多的产业和机构看到我们的学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!”程远说。


在“AI大课”建设中,位于上海市徐汇滨江、由该校承建的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,将整合产业、行业资源,牵头建设AI—T垂直领域应用课程。


“研究院的6楼将成为AI垂域应用课程实训主要空间,今年暑假就能接收学生实习。”该研究院院长漆远说。


资料来源:中国青年报、金台资讯、中国教育报


推荐阅读

“智”者倪健中:以大国思想推动元宇宙大发展,打持久仗还得看中

李飞飞门生与英伟达新研究部门GEAR:起底领衔华人科学家范麟煕

谷歌大牛蒋路加盟TikTok,字节对标Sora开干,拉开AI应战序幕

9轮融资,90后创业干将谈Sora的4秒突破|中国未来产业100人

“国外一开源、国内就自研”?斯坦福抄袭事件意外为中国正名

“四大天王”巅峰对决:AI 应用第一战,谁能问鼎王者?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元界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